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
一、 填空题(每空题1分,共20分)
1. 文学的特殊对象是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整体。
2.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 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4. 艺术构思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5.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灵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对灵感产生过程作了科学的概括。
7. 情节是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之一,其组成一般包括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四个部分。
8. 散文就其表现形式,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形象理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意即______________,象指
______________。
10. 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的反映。
二、 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0题为双项选择;单项选择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双项选择选出两个正确答案,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
2.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
3. 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 )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
4. 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A. 想象
B. 思维
C. 情感
D. 理智
5.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 劳动
B. 游戏
)
C. 摹仿
D. 宗教
6. 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 )
A. 象征主义
B. 田园诗歌
C. 古典主义
D. 荒诞派戏剧
7.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A. 骈文
B. 韵文
C. 散文
D. 传记
8. 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别重视( )( )
( ) )
A. 现象真实
B. 细节真实
C. 本质真实
D. 情感真实
9.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 )A. 创作目的
B. 审美理想
C. 表现手法
D. 语言运用
10. 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A. 叙事诗
B. 散文诗
C. 戏剧诗
( )
)
D. 抒情诗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 典型化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日常生活,概括出社会现象的本质。( )
2. 电影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范畴。( )
3. 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
4. 文学欣赏中读者的再创造有时还会转化为艺术形象自身的内容。( )
5. 文学欣赏的社会差异性表现为时代的差异性、民族的差异性和阶级的差异性。(四、 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文学
2. 主题
3. 共鸣
4. 细节描写
5. 典型人物的共性
)
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如何理解这句话。
2. 如何理解“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
3. 什么叫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
4. 为什么有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作家可以形成文学流派?
六、 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论风格的多样性及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2. 论文学批评对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的积极作用。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人;
2. 形象的间接性;
3. 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4. 形象的触发,形象的孕育,形象的形成;
5.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美悦作用);
6.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7. 发展、高潮;
8. 抒情、议论(论说),叙述(叙事);
9. 情意、物象;
10. 审美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③ 2.③ 3.② 4.③ 5.① 6.①④ 7.②③ 8.②③ 9.①② 10.①④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典型化的任务,是对日常生活进行集中概括,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表现本质,创造个别,具体,鲜明生动的,又概括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典型形象;
2.√ 3.√ 4.√ 5.√
四、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审美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分)
2. 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叙的全部生活现象(塑造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的贯串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即作品蕴含的总的思想情感的意义。(3分)
3. 共鸣指读者与作品中所表达的作家的感情或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相通或基本一致,从而产生感应交流。(3分)
4.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服装、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某种特征所作的一种具体细致的描写。(3分)
5. 典型人物的共性指典型人物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性,能概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生活本质内容。(3分)意思答对即可。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①这段话强调了文学有着审美教育作用,包括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2分)
②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美感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才能发挥作用。(4分)
2.就是要求作家不能主观地、任意地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反映生活,而必须深入生活,加以细致观察与体验,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照生活本来样子反映生活。(6
分)
3.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运用线条,色彩或金石竹木等艺术手段和材料创造出人们可以用视觉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3分)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用音响,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塑造出了作用于听众或观众感官的艺术形象。(3分)
4.因为一个作家或几个作家的创作和理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成为文学史上一段灿烂景观,成为创作楷模与旗帜,在辗转传播中为其他作家所接受并加以实践,形成文艺思潮,故产生了相应的流派。(6分)
六、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①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总风格之下,它又是多种多样的。(2分)
②作家个人的风格也不是单一的。(2分)
③风格形成原因:社会生活多种多样;(2分)读者爱好不同;(2分)作家创作个性有差异。(2分)
举例略。(3分)
2.①评析作品的思想艺术,指导读者正确地欣赏。(4分)
②研讨创作的成败得失,帮助提高创作水平。(4分)
③总结文学的艺术规律,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发展。(5分)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 ]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 B、有极强的节奏感
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 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
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 [ ]
A、“风骨”说 B、“自然”说 C、“童心”说 D、“境界”说
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句话是指: [ ]
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 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
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 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
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D、顾炎武
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这是指 [ ]
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 [ ]
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
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
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
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好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 [ ]
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
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
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
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 ]
A、理性 B、情感 C、直觉 D象征
9、与西文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 ]
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C、以雅文学为主导 D、以俗文学为主导
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 ]
A、意象 B、意境 C、肌理 D、格调
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 ]
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 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C、故事、人物和结构 D、事件、情节和情景
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 ]
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 [ ]
A、艺术直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 ]
A、“感物”说 B、“养气”说 C、“胸有成竹”说 D、“镜子”说
16、西文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7、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探求作品抽象结构的批评方法是指: [ ]
A、女权主义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精神分析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18、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 ]
A、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B、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C、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D、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19、文学接受者在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被称为: [ ]
A、文学期待 B、生活期待 C、生理期待 D、价值期待
20、席勒将诗分为: [ ]
A、素朴的诗一理想的诗 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C、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 D、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目共5小题目,每小题目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项均无分。
21、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属于: [ ]
A、机械“模仿”说占主导的时期 B、“类型”说占主导的
C、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D、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时期
E、“表现”说占主导的时期
22、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 ]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E美文学
23、在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思潮做了恰当描述的有: [ ]
A、文学思潮是从西方文学理论引进的范畴
B、中国文学史有与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文学思潮
C、“五四”以后,以西方为范式的文学思潮在短期内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
D、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文学思潮演进的自身的逻辑
E、西方文学思潮术语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
24、在下列诗句中,采取了隐喻修辞策略的有: [ ]
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 、“春去也,春红万点愁似海”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E、“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25、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有: [ ]
A、精神分析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印象式批评 D、评点式批评
E、神州—原型批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27视界融合
28、艺术理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什么是反讽?试举例说明。
30、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之间的区别何在?
31、创作动机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32、简析共鸣产生的根本原因。
33、简述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请以郭沫若的《天狗》为例,谈谈文学意象的艺术特征。
附原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一九二0年二月初作
35、结合作品说明抒怀的一般原则。
36、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文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A 5、C
6、D 7、A 8、B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A
16、B 17、B 18、C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CD 22、ACDE 23、ACD 24、ACE 25、ABE
评分参与: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三、 名词解释题:
26、(1)、广义文化指整个社会生活,即人所需要的一切,所制作的一切,所发明的一切。
(2)、狭义文化即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及涵养高低等。
27、视界融合是一个阐释学术语。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的理解的视界同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四、简答题
29、反讽是意不在正面而在反面或内涵与表面意义相反的语言方式。
30、(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
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2)、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读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也不同于日常情感。我们依然在欣赏悲剧作品时也许会感到悲哀或悲壮,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喜欢欣赏悲剧性作品,因为我们与保持着相当的“审美距离”,能够对作品的情感进行反思和观照,我们在此感受的是审美的情感而非日常的情感。
31、(1)、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文学创作首先是一种个体性精神活动,所以作家个体性的精神需求是创作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文学创作虽然是个体性精神活动,但作家却无不生活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因而受着社会的制约。文学创作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常是作家对社会向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回应。
32、(1)、人性情感的相通性,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亲子之情、异性之爱、朋友之谊等等,都是相通的人性情感形式。
(2)、审美体验的共同性,人类的审美知觉与感受能力有相同的一面。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读者对美的事物与形式也会产生相似的“共同美感”。
(3)、还有观念、认知的层次,也就是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认同。
33、(1)、继承与革新是辩证地统一,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2)、继承是一个有批判吸收的扬弃进程,它需要分清精华与糟粕;革新反映了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它必须有借鉴有创造。
(3)、真正的继承已经包含革新的因素,而革新在摆脱文学传统的束缚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总是与传统保持着继承关系。文学的继承与革新就是这样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共同推进文学的民发展。
五、论述题
34、(1)、文学意象有四个艺术特征:
(a)哲理性:(b)象征性:(c)荒诞性:(d)求解性。
(2)郭沫若的《天狗》一诗,首先在于通过天狗的意象表达诗人对“五四”时代狂飙精神的理解,或者是表达“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精神,体现了意象的观念性、哲理性;其次,“天狗”与“五四”时代精神之间是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的,体现了意象的象征特征;第三,“天狗”,这一形象具有荒诞性,在形象上、语言上、整理上都具有荒诞性,体现了意象的荒诞性特征。第四,“天狗”象征什么?必须由读者去思索去猜测,体现了意象的产审美求解性特征。
35、(1)、诚挚性原则。它要求艺术家在抒发情感时必须真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美是丑,是善是恶。
(2)、独特性原则。情感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主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为了某一事件而产生的特殊的感受。要把这种独特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就不能用般性的概念来处理;
否则就只能使读者在概念的层面上了解那种感受,而不能切身体验那种感受。
(3)、感染性原则。区分抒情艺术与非抒情艺术大致的标准,就是具有艺术感染性。
36、(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