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美国牧师威尔·鲍温,“不抱怨”运动的发起人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如是说。 习惯抱怨的人,人际关系普遍比较少,他们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他们最后会发现,最重要的人,如挚友、配偶和孩子也要远离他们,那时他们会极其恐慌,他们惧怕“被放逐”。 20多岁的小菲最近很痛苦,因为她发现,男友不能包容她的脆弱。
原来,小菲向男友倾诉痛苦,不仅得不到男友的理解,反而还受到指责。男友说,他受不了她总是抱怨,总是看到消极的一面,而对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
究其原因,小菲有一个总是在抱怨的妈妈,小菲反思说,男友对她的抱怨的看法,非常像她对妈妈的抱怨的看法。
对妈妈的抱怨,小菲说自己的第一感觉就是烦,然后就是想逃跑。其实妈妈根本不想改变什么,她就是要抱怨,抱怨的主要内容是,你的爸爸不顾家,你的爸爸是一个自私的人„„ 小菲说,爸爸的不顾家和自私好像是妈妈惯出来的,譬如妈妈总抱怨爸爸不给钱,但是妈妈却从来不主动找爸爸要钱。她实在难以理解,妈妈到底在追求什么,妈妈好像只是在追求抱怨似的,为了能玩抱怨的游戏,她什么都能忍受。并且,事情最后也真如妈妈所抱怨的发展,妈妈身边的人都变得有些“忘恩负义”,包括小菲自己也想逃离妈妈,变成一个妈妈口中的“狼心狗肺的孩子”。
这样就可以看出小菲妈妈的内心逻辑: 首先,她希望被可怜。
其次,她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可怜的境地,她真的是弱小得被欺负的,而有一个人或多个人真的是“坏的”,或者是“忘恩负义的”。
听抱怨者抱怨时,我们也会有一个心理发展历程: 首先,同情抱怨者。
其次,希望帮助他们,要么出主意,要么身体力行为他们做些事情。
最后,发现抱怨者好像根本不想改变局面,甚至好像还乐在其中,于是感觉到烦,想逃离抱怨者。
在抱怨者的三角关系游戏中,她/他是受害者,还有一个坏人,和一个可怜自己的人。那个可怜自己的人,如果貌似非常强大,会被抱怨者崇拜,但这个被崇拜者最终也会衰竭,因为他会逐渐发现自己其实无力改变什么。
有时,很多人似乎找到了自己对付抱怨的方式。譬如,有些人会变成“大炮筒”,很直很憨很傻,什么秘密都藏不住,哪怕刚答应你替你保守秘密,但一转眼就噼里啪啦地将你的秘密告诉别人,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讲了出来。你质问“大炮筒”,“大炮筒”会抱歉,会谴责自己那时怎么那么没心没肺,但下次他们照旧会做“大炮筒”,最后你会变得不敢再将什么事告诉他们,而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抱怨者本来是希望他们做一个情绪的“垃圾桶”,但做“垃圾桶”时间久了会很痛苦,他们于是转而做了“大炮筒”。 不过,“大炮筒”的问题是,他们也会成为抱怨者,他们也会噼里啪啦地向别人讲第三者的坏话,这就令他们也显得烦人起来。一个超级“大炮筒”如果同时也是超级抱怨者,那他会令人讨厌至极。
生活中,有些人会成为极好的倾听者,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绝对地守口如瓶,他们是抱怨者最好的倾诉对象,但他们自己会付出代价。例如,他们也会成为非常孤独的人,甚至有
些自闭,因为如果建立关系都建立成抱怨和聆听的关系,那真是太痛苦了。
有时,抱怨者会突出自己的受害者角色,也会扭曲加害者的事情,同时会对倾听者有很强烈的期望,期望倾听者能同情自己,和自己一起谴责加害者。这时倾听者就会感觉到有一种压力,好像必须得同情抱怨者似的,否则自己会内疚,觉得自己也不是好人了。
其实,对于别人无休止的抱怨,如果我们不胜其烦,完全可以逃走,或直接对抱怨者说“No”。如果我们不去忍受这个难熬的过程,抱怨者就得去面对其痛苦,而痛苦,常常是帮助人直面真相的最好的动力。 如果发现自己是抱怨者,就需要好好去看自己内心所营造的游戏,好好去看自己的恐惧,以及对威权人物的莫名仰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