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春节的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5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15

在这特定的时间阶段,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辞年,又叫辞旧岁;二是团年,特指除夕的家庭团聚;三是拜年,指各种形式的走亲访友活动。

“大人盼赚钱,小孩盼过年”,“过年三天没大小”等在浦城流传千年的俗语,是浦城人过年时心态与现实的生动写照。浦城人的过年程序是繁琐复杂的,也是中规中矩的,除旧迎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丝毫也马虎不得。

尤其是在旧时的浦城,无论是有钱大户还是贫穷人家,在过年这个特定的节日里,都要认认真真准备、扎扎实实运作,山珍海味也罢,小鱼小肉也罢,总要把年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祭祀礼俗中最重要的是祖先祭礼,人们认为祖先不会走远,而是持续关心我们。除夕前一天烧年纸就是祭祀祖先,以祭祀的方式与祖先保持沟通,表达对祖先的感情祈求福佑。这天,将历代祖宗灵牌摆在厅堂香案上,有的还悬挂画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15

春节,浦城人俗称“过年”。浦城春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变更,有些变化,增添了诸多新的内容,但更多的是承吸着历史文化的滋养。

上年农历十二月,喜气就纷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炒果子、膏糕糖、蒸年糕、做黄碱果、备办年货,同时开始打扫卫生(俗称扫尘),男人理发,置办新衣服,意蕴辞旧迎新。在外的游子也纷纷赶回过年。

廿三日,送灶神。祀灶的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对用火熟食的纪念。至东汉,演绎出灶神对人降福、保佑子孙的说法,灶神逐渐上升为一家祸福的主宰,渐渐淹没了这一信仰崇拜的原意。这天,摆出供品,家庭主妇殷勤祭祷。旧时,将旧灶神焚化,称为“送灶神公上天”。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摆上供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反映中国人不忘祖的传统心理,浦城称这种形式为“烧年纸”。这天,更有一个喜庆之举,即每家每户在大门贴春联。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精心治办,合家老少,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饭后,长辈给幼少晚辈“压岁钱”,以示爱幼。捡吉时放鞭炮关大门,称为“封门”,寓珍视光阴之意。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果子,说好话,逾午夜不睡,甚至通宵达旦,守着新年的来临,称为“守岁”。但家庭主妇还得不辞辛劳,在厨房准备正月初一至初三的饭菜。灶事毕,用暗火闷烧巨块柴火,取不断烟火吉征,也意谓“养猪易大”,名为“闷年猪”。近些年,守岁时,全家观看春节晚会到深夜已成新的时尚。

农历一月,称为“正月”。“正”与“政”两字音近,为避秦始皇名“政”的讳,将正月的“正”读为“真”(zhen),相沿至今。正月初一,人们迎来春天的欢快脚步,男男*穿新衣、新鞋,人人满面喜气、福气。“爆竹一声除旧”,家家户户一大早就择良辰放鞭炮,开大门,表示开门大吉。

初一不动刀,饭前喝木樨茶,表示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好的余饭,讨个“有余”吉谶。吃年糕,寓“吃年糕,步步高”的意思。大多素食,必吃青菜(芥菜),寓意清清吉吉。这天,晚辈向长辈拜年,表示尊老。初二起,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初三过后,亲友相邀宴请,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郎,亲戚均不收新郎、新娘的礼品,称为“请春酒”、“请新亲”。正月初一至初三,用语十分谨慎,凡不吉利、顺当的语不说。初七起,开始舞龙灯,居民每户接龙灯进屋,说是会招致家中全年清吉。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一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又称为上元节。华灯初上,合家团聚,举行家宴。夜幕降临,旧时,城区各社区发起舞龙灯、耍狮灯、扮戏装、踩高跷、抬台座、游旱船,称为“闹元宵”。少年则以稻草扎成草龙,和*一样以舞龙为乐。聚众数十人,打“十番”,搬出锣鼓萧笙线竹各种乐器,环街游。是夜,鱼龙百戏、曼衍往来,火炮连天,彻夜欢乐,堪称“不夜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16

福建省南平市。每年的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村里的佛堂内就已经有排着长队的人在那烧香祈福了。有这么一种传说: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第一个吉时、第一个到佛堂祈福的人,这一年都会交好运。 只这样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17

福建省南平市。每年的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村里的佛堂内就已经有排着长队的人在那烧香祈福了。有这么一种传说: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第一个吉时、第一个到佛堂祈福的人,这一年都会交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17

我是浦城人,没有踩高跷、抬台座、游旱船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